|
|
|
|
投資ETF 搞懂遊戲規則
新聞發生日期:2020-09-17 | 相關公司:證交所 |
瀏覽人數:144
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今年來上市櫃ETF淨值與規模劇烈波動,臺灣證券交易所提醒,投資商品應先了解遊戲規則,交易ETF前務必詳閱信託契約或公開說明書,並留意下市清算規定及風險。 證交所表示,一般基金都會在公開說明書載明終止信託契約條件,其中,ETF終止信託契約及下市事由,除標的指數、基金公司、保管機構發生重大變化等不可抗力因素外,主要大都是基於規模考量。 例如,ETF淨資產價值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值低於一定門檻,就要終止信託契約並下市,原因在於若ETF規模太小,恐影響經營成本,並可能受限資金不足以依照既定的投資策略來複製指數,提升操作難度,進而造成追蹤偏離或影響投資人權益。 證交所指出,上述規模的門檻條件,各檔ETF不盡相同,追蹤股票及債券的證券信託ETF通常以1億或2億元為標準,期貨ETF大多為5,000萬元。 期貨ETF除規模過小會下市清算外,另若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單位淨值(NAV),較其最初單位淨值累積跌幅達90%,也觸及下市清算門檻。 證交所要求期貨ETF最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NAV累積跌幅達85%時,須於發行人官網揭示相關資訊,以利投資人掌握NAV變動情況及評估終止上市風險。 當ETF達到信託契約所規定的終止情事時,發行人須報請主管機關核准終止信託契約,核准日起兩日內須在發行人網站公告,並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布重大訊息。 發行人也會向證交所或櫃買中心提出終止上市(櫃)申請,待同意即公告最後交易日、終止上市(櫃)日、信託契約終止日、清算基準日等時程。 ETF下市後會進行後續清算,通常由發行人擔任清算人,以適當價格將ETF資產處分變現,清償基金債務,並把清算餘額結算出來,然後依受益權單位數比例分派予各受益人。 清算餘額分配前,清算人應將清算及分配方式向主管機關申報及公告,並通知受益人。 要特別釐清的是,自發行人申請終止信託契約到ETF實際下市,通常還有1到1.5個月的作業期間,直到最後交易日(含)前,ETF仍可正常交易。 證交所說,ETF下市對投資人最大的影響莫過於無法再繼續交易,若該ETF所投資的標的在相對低點,投資人即使對後市行情看多也必須停損。 另外,先前金管會因衡酌疫情影響而放寬證券投資信託基金、期貨信託基金的清算門檻,但上述暫行措施將於2020年9月底到期,當時下調清算門檻的股票型ETF,以及二檔獲准豁免的期貨ETF,自10月起將恢復適用原標準,投資人應密切注意。 總結以上,ETF下市清算的兩大原因為規模太小及NAV過低,建議選擇ETF標的前,應詳閱公開說明書或洽詢基金公司,了解ETF所投資之標的有那些風險,投資後也要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、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及發行人網站,定期關注ETF資產規模、單位淨值變化及相關公告訊息,俾於資訊完整充分的情況下做出決策。<摘錄經濟-必富網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 |
|
|
 |
|
|
|